将WinPE安装至硬盘
Windows PE是微软的预部署工具,将其安装至硬盘在紧急时候修复系统还是很重要的,想想XP刚发布的那段时间里经常重新安装XP于是又安装了一个Win98作DOS用,呵呵!不过现在看来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
(1)将Windows XP Professional CD放在CD-ROM驱动器中,这里指定其为cd_drive。
(2)在命令行CMD窗口中运行cd_drive\i386\winnt32.exe /cmdcons。
然后将WinPE自定义可引导副本放置在硬盘上,如下操作:
(1)在目标硬盘上,创建“C:\Minint”的目录(这里必须将目录命名为“Minint”)。
(2)将WinPE“根目录\i386”下的所有内容复制到C:\Minint。
(3)从WinPE根目录下将Winbom.ini复制到目标硬盘的根目录。
(4)在目标硬盘上,将“C:\Cmdcons\txtsetup.sif”的只读属性改为读/写。
(5)在目标硬盘上,将“C:\Minint\txtsetup.sif”复制到“C:\Cmdcons”进行覆盖。
(6)重新启动目标计算机。在“引导”菜单上,选择引导到“命令控制台”,计算机将使用WinPE引导。
Linux下的好东东:yum
yum = Yellow dog Updater, Modified
主要功能是更方便的添加/删除/更新RPM包.
它能自动解决包的倚赖性问题.
它能便于管理大量系统的更新问题
二. yum特点
*可以同时配置多个资源库(Repository)
*简洁的配置文件(/etc/yum.conf
*自动解决增加或删除rpm包时遇到的倚赖性问题
*使用方便
*保持与RPM数据库的一致性
三. yum安装
Fedora自带(yum-2.0.4-2.noarch.rpm)
#rpm -ivh yum-2.0.4-2.noarch.rpm
四. yum指令
注:当第一次使用yum或yum资源库有更新时,yum会自动下载所有所需的headers放置于/var/cache/yum目录下,所需时间可能较长.
*rpm包的更新
//检查可更新的rpm包
#yum check-update
//更新所有的rpm包
#yum update
//更新指定的rpm包,如更新kernel和kernel source
#yum update kernel kernel-source
//大规模的版本升级,与yum update不同的是,连旧的淘汰的包也升级
#yum upgrade
*rpm包的安装和删除
//安装rpm包,如xmms-mp3
#yum install xmms-mp3
//删除rpm包,包括与该包有倚赖性的包
#yum remove licq
注:同时会提示删除licq-gnome,licq-qt,licq-text
*yum暂存(/var/cache/yum/)的相关参数
//清除暂存中rpm包文件
#yum clean packages
//清除暂存中rpm头文件
#yum clearn headers
//清除暂存中旧的rpm头文件
#yum clean oldheaders
//清除暂存中旧的rpm头文件和包文件
#yum clearn 或#yum clearn all
注:相当于yum clean packages + yum clean oldheaders
*rpm包列表
//列出资源库中所有可以安装或更新的rpm包
#yum list
//列出资源库中特定的可以安装或更新以及已经安装的rpm包
#yum list mozilla
#yum list mozilla*
注:可以在rpm包名中使用匹配符,如列出所有以mozilla开头的rpm包
//列出资源库中所有可以更新的rpm包
#yum list updates
//列出已经安装的所有的rpm包
#yum list installed
//列出已经安装的但是不包含在资源库中的rpm包
#yum list extras
注:通过其它网站下载安装的rpm包
*rpm包信息显示(info参数同list)
//列出资源库中所有可以安装或更新的rpm包的信息
#yum info
//列出资源库中特定的可以安装或更新以及已经安装的rpm包的信息
#yum info mozilla
#yum info mozilla*
注:可以在rpm包名中使用匹配符,如列出所有以mozilla开头的rpm包的信息
//列出资源库中所有可以更新的rpm包的信息
#yum info updates
//列出已经安装的所有的rpm包的信息
#yum info installed
//列出已经安装的但是不包含在资源库中的rpm包的信息
#yum info extras
注:通过其它网站下载安装的rpm包的信息
*搜索rpm包
//搜索匹配特定字符的rpm包
#yum search mozilla
注:在rpm包名,包描述等中搜索
//搜索有包含特定文件名的rpm包
#yum provides realplay
ADS实际环境部署XP经验总结
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,总算深入的了解了ADS。
经过多次的实验,积累不少经验。早期都是在虚拟环境下测试,虚拟机的配置特别低(PIV2.4G/128M内存),后来决定亲自找个实际环境测试一下。
经过2天的调试测试,总算拿到了一些实际的数据并且收获不小,因为在实际中又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。首先就是硬件兼容性问题,其次是网络架构稳定性问题,最后是数据量问题。
在准备实际环境测试前,已经在虚拟环境中作了多次实验,以避免实际中遇到的问题,感觉都考虑进去了,没想到时却出了问题,先介绍一下实际的环境:
100M交换网络,对等网,190台机器,交换机为主干+多个级联下一级交换,服务器和客户机都是AMD2800+/512M/80G~160G。
部署ADS服务器很顺利,制作好命令脚本后开始部署一台原型机,原型机C盘5G数据占2.5G,D盘5G数据占2G,E盘65G数据占60G,总共的数据量大概在65G。没能仔细统计这个数据比较遗憾,总之数据量不会低于61G。此原型机在主干交换机上,ADS服务器在下一级交换。
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,我首先测试原型机是否能够正常通过PXE引导进入ADS代理环境,这时问题出现了,几次尝试都失败告终。这一天算是过去了,没想到用别人的环境就是麻烦,一天里干不了什么事情。
晚上回去跟伙计讨论了一会决定明天将原型机和ADS服务器放在一个交换上,因为之前测试发现RAMDISK载入速度很慢,但是我考虑到不排除硬件不兼容的问题,因为原型机的网卡是8169千兆的,而且2003和XP系统都不支持PnP。
早上10点左右过来,此时网络状况相对好些,先测试是否因为网络拥挤造成,启动原型机RAMDISK载入明显加快,但是还是没能进入代理环境,无奈在服务器分析日志最终将故障锁定在驱动程序上,果然在ADS的驱动目录中添加了8169的驱动后,代理环境正常进入,真兴奋!
开始捕获系统映像,顺利完成。之后继续执行我单独编写的脚本,执行D盘捕获时问题又出现了,过程中出现意外I/O错误导致中断,此原型机网卡本身就不是很稳定,难道我就这么点背,直接将其硬盘挂接在ADS同交换的主机上(硬件完全相同),修改脚本去掉C盘捕获继续执行,这次顺利的完成了D盘捕获,接下来就是E盘,数据量超大,足足用了2个小时,天呐!那叫痛苦。不过比起Ghost网播感觉不错了。
因为时间的问题,此次的实际环境测试其实很不是很理想,不过从得到的数据来看,ADS在对客户端部署时对内存的要求并不严格,而对网络速度及稳定性要求很高。因为实际发现512M内存和128M内存作部署的速度相差不大,而传输速度却非常影响,通过监视数据的传输也就在每秒3M~6M间,如果网络环境好,每秒稳定在9M决对可以缩短很长时间,看来网络环境占ADS性能部署的首要因素。
此次实测,C盘的捕获耗时10分18秒(ADS纪录为11点06分54秒开始,11点22分44秒结束),压缩需要6分16秒左右,看来选择压缩时就需要硬件本身的性能。D盘捕获耗时8分14秒(ADS纪录为11点51分31秒开始,12点00分05秒结束),E盘的捕获耗时2小时10分53秒(ADS纪录为12点00分05秒开始,14点02分52秒结束),这是一个单机的捕获!时间之漫长,不过我想按照微软的资料声称在30台-50台下,这个时间应该还是能够在4小时内完成的,伙计曾经在40台Ghost网播下耗时近4小时。如果网络状况非常好,我想时间可以大大缩减,况且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像我一样进行这么大的数据量部署。
ADS在此次实际环境下部署XP,还是很令我满意得。这时实话,我没有接触过Ghost网播,但是对于ADS这样的部署方式我绝对接受,也认为很简单。GHOST网播也有优势,但是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回来之后就试验把PXE引导的ADS环境提取出来手工安装在XP上,发现服务倒是运行了,可在ADS服务器上却始终抱错,提示ADS代理在一个无效的客户端上,估计还是程序本身对系统版本要求的问题。看来只能再等ADS2.0的发布了。不过此次实践充分证明ADS自动化部署XP绝对是可行的,而且优势于RIS,偶决定放弃RIS改用ADS来做以后的部署,哈哈!
ADS算是告一段落,期待新的版本给我新的惊喜!(今天温度突然下降,变得好冷!提醒大家多穿衣服,别忘记喝羊肉汤、牛肉汤、驴肉汤!:-p)